《曲人鸿爪》,张充和口述,孙康宜撰写,广西师大出版社2010年1月版。
书中那些传统曲人的修养风度,承载着一个已逝时代的风华,洋溢着中华文化的精髓韵致,让人无可追寻,只能从张充和先生的温婉口语和隽秀书法中去回味,澄清燥气,流连旧俗,学会珍惜此生过往的人和事。万康平
《巨流河》,齐邦媛著,台湾金融研训院许振明院长寄赠。该书充分展示了一位台湾当代知识分子的良知。我读这部《巨流河》,除了感觉历史的冲击力和作者的担当,还隐隐为大陆的知识分子感到悲哀,甚至有些丝丝的失望。冯传友
《关于我父母的一切》(修订版),南帆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
这是作者对其父母回忆和怀念,其父母经历了解放、建国、文革、改革。所体现的是小人物的历史,却展示了一个时代的大历史。现今四五十岁而父母八十岁左右的人,都应该看一看此书,会更加理解父母,感恩父母。闲书友
《美国也荒唐》,沈群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初版。
2010年的理论层面在关注民生,与之对应的民生事件也超过往年。主流媒体正面宣传与世界接轨已经太多,不妨看看《美国也荒唐》更多的细节就成为兴趣所在。不过没有看到荒唐,看到了一串串的幽默。作者母亲说“真不好意思,批了一辈子资本主义”。我一位同事的儿子前几年去国外留学,亲历了社会福利与保障的过程,对其母亲感叹“在资本主义国家体会到社会主义的温暖”。老一辈和八〇后的人异曲同工表达同样的体会,可见民生这个问题何等重要。因为书籍让我们知道与世界接轨的终点不过还是老百姓福祉的事。李传新
《读书与怀人:许君远文存》,眉睫、许乃玲编,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年7月版。
读许君远的文字,心里安安静静的,随时都有些小感触,也不时有所得益,一些零散的小知识、小趣味隐藏在他淡然质朴的文字里,也许正是由于他在今天没有太大的名气,读的时候更有偶得的欣悦感。赵诺
《榆树下的哭泣》,叶兆言著,新华出版社2010年8月版。
为名作家叶兆言的档案书,内有处女作、成名作、争议作和2000年后新作等中短小说。这不仅对叶先生的写作风格与追求有全方位的了解,还对新华出版社耳目一新的编书创意为之喝彩。董国和
《订顽日程》,清杨葆光撰,松江博物馆藏稿本,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严文儒等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我一般是不着急读新书的,这可能与我的研究对象有关。但对新出版的古、旧文献(不管是出土的文献或传世的稿本)则以先睹为快。如对最近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订顽日程》,表现松江一个亦官亦绅的士人数十年的日常生活,则很感兴趣。周振鹤
《鲁迅的人脉》,朱正著,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8月第1版。
看鲁迅先生交往的是一些怎样与他为仇为友的人,就可以更了解鲁迅先生的性格和为人以及他处的那个时代。董苗
《民国文化隐者录》,方韶毅著,金城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我感到2010年最令人震撼的书是方韶毅先生写的《民国文化隐者录》,身为温州老人,真的还不知道民国时期温州曾经出了这么多文化名人,我为家乡感到骄傲,也对作者表示深切的谢意,他为家乡做了件非常实在的好事。沈克成
《樵歌校注》,(宋)朱敦儒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重版。
“爱他风雪耐他寒”,爱读词曲的人都知道这是张凤翼《红拂记》中的名句,即使是明代的王世贞和曲学大家吴梅亦为之赞不绝口。其实此句原出于宋人朱敦儒的《樵歌》。也许我们都看到过一句两句诸如“我是清都山水郎”之类的朱氏的空灵之作,可全本《樵歌》自宋代以来仅以抄本形式流传,直到清末民初才出现了王鹏运四印斋等刻本。此次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樵歌校注》首次以排印方式全本校注,大快词曲爱家朵颐,自然亦是我于2010年最爱的旧风物之新典籍。肖伊绯
《传奇黄永玉》,李辉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7月版。
2010年喜欢的一本书,理由:众多文献汇多变历史,一枝彩笔写传奇人生。周立民
《翁文灏日记》,李学通,刘萍,翁心钧整理,中华书局2010年1月版。
不但是一部民国名人日记,而且是一部吐露心声、实录民国人物史事的日记。我在读了胡适、冯玉祥、邵元冲、蒋作宾、竺可桢、胡景翼、白坚武、周佛海等多位民国名人的日记之后,来读《翁文灏日记》,仍感它有独到之处。翁氏在民国曾身居高位,接近中枢,跟蒋介石熟稔,所记人物、事件,大多很重要。书中所载蒋介石对国民党的批评,孙科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局的预测,蒋梦麟等人对宋子文的评论,翁文灏对孔祥熙为人处事的描述,等等,当能引起民国史学者的关注。王春南
《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筼》,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撰,三联书店版。
对我来说,2010年看过最喜欢和最重要的一本书,当然是《也同欢乐也同愁》,三姐妹撰写的回忆录。洪光华
《我心深处》,沙漠(张坤权)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5月版。
2010年中,我读过的最深刻最感动的书是沙漠的《我心深处》(一位话剧演员的今生今世)。她道路坎坷,命运多舛。她写的是实事,她抒的是真情,人生悲欢,篇篇感人,白桦认为一个演员,晚年拿起笔,写得这样好,“这是一个奇跡”!她与温州也有一点关系,她父亲解放前,曾在温州当过县长,她小时候在温州生活过;后来黄宗江、黄宗英亦是她的好友。沈洪保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陈瓷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版。
正史在中国向来居于庙堂之高,被佶屈聱牙的文言文尘封于故纸堆中,更让我等敬而远之。其实,历史人物,也曾是现实中的人,正如你我一样有血有肉、有欲有求。很显然,陈瓷《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展示的正是这样的历史。王昭
《与巴金闲谈》,姜德明著,香港文汇出版社2010年7月版。
读《与巴金闲谈》,仿佛坐在巴金与姜德明面前,与两位文化前辈闲谈,聆听他们的教诲。阿滢
《林损集》,陈镇波陈肖粟编校,黄山书社2010年10月版。
研究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撇开林损会乏味许多。林损总以怪人形象出现,其实是误解。不知现在还有多少人能读懂林损的诗文,理解他的一生。《林损集》提供了还原真实林损的基础文本。也是《温州文献丛刊》之中为数不多有全国影响的选题。遗憾的是,编校者陈镇波先生没有看到书出版就离世了。方韶毅
《尘世·挽歌》,野夫著,新星出版社2010年3月版。
有些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作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必须把他所知道的一些对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有价值的东西写出来。所以我认为《尘世·挽歌》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真实记录了一些有价值的人与事。章诒和在本书的序言中强调作品的档次由作者的心灵决定,显然她认为本书作者的心灵史值得每一个人阅读。姚宏越
《城》,薛冰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版。
我2010年购书约千册,收到朋友赠书三百多册,但平心而论,最喜欢的书当推南京薛冰先生所著长篇小说《城》。文化底蕴丰厚,情节亦颇精彩。《桃花扇》《儒林外史》背负南京,《红楼梦》追怀南京,《城》则兼而有之,因此写得浪漫而深沉,华美而凝重。3月14日致薛先生信:“只说‘赏心乐事乔家苑’一章,即使列入‘三言二拍’亦毫不逊色也。”罗文华
《琴曲集成》,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和北京古琴研究会编查阜西、吴钊整理,中华书局2010年出齐。
这是我买过的最贵的书,码洋9800元,三十册。因为妻子习古琴多年,去年又是新婚,就买了一套送给妻子。中国的古琴曲,有自己独特的记谱方式,翻看这本影印的古琴谱,觉得古人实在高明。而妻子将书中熟悉的曲子用古琴演奏出来,聆听其中,更是一种幸福。八爪
《唐诗素描》,曾冬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5月版。
这是与传统的唐诗释义迥然不同的文本。作者曾冬向我们呈现了一种不一样的读法,灵性,蕴藉,饱含张力。每一篇解读,都在散文化的形式下再现了唐诗的意境、韵味和形象,被誉为创新作文的经典示范读本。乐乐
(原载《温州读书报》2011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