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浅谈高一诗词教学的基础知识及意象问题[/info]
吴江市高级中学语文组李琴芳
【摘要】高一诗词教学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意象的解读。可以分为读通读懂、知人论世、品味意象、鉴赏表达等四步,最终达到濡染古典之美、提升鉴赏能力的目的。对意象的讲解设计一定的梯度:从概念的辨析到答题技巧的训练,从具体事物的罗列到深层意境的探析,从“套板反应”的克服到思维能力的训练,意象给我们解读诗歌的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视角。
【关键词】诗词教学基础知识意象思维鉴赏
在一个众神狂欢的传媒时代,电视、动漫、网络等形形色色的文化快餐使中学生与经典渐行渐远。不消说唯有经典才能显示生命最明朗、饱和的本真色调。到国风的水边,屈子的高丘,王维的空山,杜甫的草堂去抚菊,赏月,登楼,驾舟吧,欣赏古典诗词的过程才是一个接受美的洗礼和濡养的过程。可是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已提不起太大的兴趣。有时,在课堂上听完声情并茂的课文配乐朗诵后,学生的一脸冷漠让老师的心中塞满了无助与无奈。还有一部分同学背诵古诗是为了应付检查。现在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已兴起了读背古诗词之风,为何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古典文学底蕴反而变得如此贫乏?到底是谁伤害了我们的学生?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高中生对古典诗词学习兴趣的减退?如何才能重新唤起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呢?
教学古典诗词不应该是机械的、生硬的,而是要让学生知道到底学什么,怎么学。教师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升鉴赏能力。因此在教授唐诗宋词专题之前有必要补充一些知识,让学生夯实基础,理清诗词发展脉络,储备一些最基本的诗词常识,引导他们在高中阶段诗词学习上接轨初中,在诗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高考作好准备。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明确诗歌的体裁和题材,及词的一些基本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诗歌从体裁上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歌”“行”“引”“曲”等体裁的诗歌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包括:作为现实主义源头的四言诗歌《诗经》,作为浪漫主义源头的《楚辞》,汉赋汉乐府、及汉文言古诗《古诗十九首》,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建安诗歌,两晋南北朝乐府民歌(其中最著名的为乐府双壁——《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晋朝田园诗(代表诗人陶渊明)和山水诗(代表诗人谢灵运),唐代的古风和新乐府。
近体诗是唐以后出现的,它讲究格律和音韵平仄。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韵。近体诗分两大类:律诗,由八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律诗,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绝句,由四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句的称七言绝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诗,首先当然要读的就是唐诗。唐诗发展过程如下:初唐诗,代表为初唐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另外还有陈子昂、张若虚。盛唐诗,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以岑参、高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派诗;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中唐诗,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和诗鬼李贺。晚唐诗代表诗人“小李杜”即李商隐和杜牧。诗歌在唐朝达到顶峰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唐朝政治经济的发展,二是诗歌自身发展的规律。南朝文风流行词采华美,音韵流转,后世称之为绮靡艳丽,初唐文风一改这种气象。“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是唐代诗人杜甫《戏为六绝句》中的一首。哂意为讥笑,这首诗不是贬低王杨卢骆,而是赞扬他们。在杜甫生活的年代,很多人对王杨卢骆不忿,但作者认为对王杨卢骆不忿的人“身”灭后“名俱灭”,而“王杨卢骆”“名”就和“江河”一样“万古流”。历史在这里,“不幸”被他言中了。
但诗歌不只是唐朝的天下,我们要把唐诗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考量。知道它是诗歌史上经历了千年的流变而形成的一朵奇葩,但唐诗过后还有宋诗。宋诗擅长说理,这是有目共睹的。元明清的诗词曲也是我们学习和应试时无法规避的。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如山水田园诗,寓情于景。②咏物言志诗。③即事感怀诗,如表达怀亲、思乡、念友、闺怨等情感。④怀古咏史诗,常用借古讽今的手法。⑤边塞征战诗,此类诗多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⑥哲理诗。于诗情画意中,情与理自现,在吟咏品味中启人深思。
词,是唐、五代时兴起,宋代时繁荣的一种新兴歌诗,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按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二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对词的流派和表达功能要做一简单的介绍,婉约豪放乃是相对而言。至于词的体式不必作系统讲解。反复诵读体会声调韵律、鉴赏意象品味情景交融是主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词的兴起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唐、五代至北宋初,风格艳丽委婉,代表词人为温庭筠、李煜、晏殊。北宋中叶到南渡,豪放婉约并举,代表词人为苏轼、柳永、秦观、李清照。南宋前期,壮怀高唱,代表词人为陆游、辛弃疾。南宋后期,哀感低吟,代表词人为周邦彦、姜夔、张炎。
在弄明白诗词的一些基本知识之后,根据诗词鉴赏的要求:“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我的构想是分四步走:第一多读美读、涵泳体悟,扫清障碍,疏通文字,理解字面意思,为读通打下基础。第二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不必多,但要契合实际,有助于对作家作品的理解。第三批文入情,通过品味意象、意境,领悟作者的志向情感,有所启迪,有所联想和想象。第四鉴赏表达,能运用常见鉴赏术语,用自己的语言分析鉴赏,重视书面表达鉴赏的能力。最终达到濡染古典之美,提升鉴赏能力的目的。这里,我重点要说的是第三和第四步,对第一和第二步只简单说明。
初中时我们学过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唐诗鉴赏辞典》的第一篇。对这首诗,我们首先要借助注释读懂它的意思。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分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我们可以将它和另外两首诗作比较。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清人施补华曾评论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分别为“清华人语”,“患难人语”,“牢骚人语”,并指出“同一咏蝉,比兴不同如此。”应该说这三首诗中出现了同一个物——蝉。那为什么在三位诗人的眼中,它又是不同的呢?这就涉及“物象”、“意象”两个概念。物象是客观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而意象是主观的,同一物象不同诗人带着不同的感情因素去观察,便构成不同的意象。“意象是作家的主观意念与外界的客观物象猝然撞击的产物。”此外,我们还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三位诗人的地位、遭遇、气质有何不同,和诗歌传达出的情感之间有何必然的联系,是谓“知人论世”。虞世南是唐朝的功臣,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而骆宾王作这首诗时正被人诬陷,入狱中。李商隐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因此“患难人语”,“牢骚人语”也很容易辨清楚。
关于意象的讲解,我觉得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有梯度的教学目标,由易到难。课文《沁园春·长沙》是学生接触意象这个概念的起始范本,不妨讲得简单一些。在这首词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湘江秋景图。“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可以这样设问:这几句描写什么样的画面?说一说这些意象的特点,词人通过诗中塑造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诗词描绘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词的基础上概括出诗词意象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回答是什么意象;然后指出意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以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为佳);最后回答意象包含的意义即作者的情感是什么。不难看出这里的秋景和古人笔下萧杀悲凉、清冷惨淡的秋景是很不相同的,这里的秋景绚烂多彩,充满生机。这是因为作者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是胸怀大志的政治家。情感非常重要,这样我们也就明白了,在不同的人眼里,为什么雨巷是寂寥的,死水是绝望的,紫葡萄怎么会化为深秋的露水。
一些感染力极强的意象往往被不同时代的不同作者一再袭用,新的意象也不断地诞生。比如柳永的一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四个意象,酒、柳、风、月,道出了无尽的离别之苦。鉴赏意象,不能停留在某些具体的事物上,李商隐的《锦瑟》,以“锦瑟”起兴,连用四个典故,寄托遥深,通过对这些与自己心情、身世异质同构的物、象、境的审美投射与审美想象,将情与事熔铸成一幅清丽、静谧、迷离而又凄伤的画面,使它们成为自己内心情感的外化象征,这四个典故同时也是四个意象:庄生梦蝶,望帝啼鹃,沧海珠泪,暖玉生烟。对于古典诗歌的鉴赏,一般是由意象入手,进入深层意境的探究,从而完成诗歌的鉴赏。意境的基本审美内涵及特征包括:情境交融、时空转换、虚实相生、动静相生、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几个方面无非就是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因此掌握了诗歌意象乃至意境的概念、特点,并加以熟练运用,就拿到了深入赏析诗歌的一把钥匙。在《知己知彼,轻松拿分——2010年高考古代诗文考查展望及备考要略》一文中,作者分析了18套2009年各省试卷后,总结考查的题目大致有以下几类:(1)描述——描绘了什么画面(景象);(2)炼字——分析某个字(词)的表达效果;(3)炼句——赏析某句诗;(4)手法——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作手法、表现手法等;(5)形象——诗中的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内涵;(6)情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或情感有什么变化;(7)风格——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这些题目都在我所概括的四步之内,下面就炼字型题目作简单分析。
这类题目的提问方式往往是:诗中的某个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或全篇的诗眼是什么,妙在何处?(直接鉴赏)。另外还有这个字与另一个字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这类题目的答题步骤如下:(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字面意义 ;(2)再回归原诗找出该字所用的表现手法并分析该字在原句中描述的景象;(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以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比如《虞美人》一词中,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答案是:“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这六句正是通过时空对比来写诗人感情。“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故国月明、雕栏玉砌,这些意象写出了诗人惨淡的心情。
但是,也往往也是这些意象,让学生形成了一些“套板反应”。比如一提到“杨柳”往往是送别的哀怨缠绵,“明月”往往是游子思乡。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体悟个体意象的层面上,沉浸意象在具体诗词中的细微差别,我们要引领学生深入到多个意象、意象群中体悟它的独特的思维艺术。
古典诗词中意象之间是跳跃性的甚至是突变性的思维方式,就像电影的蒙太奇手法,镜头转化之间留有大量空白一样,意象之间也有大量空白。表面上看起来,它们似乎没有关联,但实际上它们藕断丝连、暗通有无。它们不是简单的物象叠加,而是生命体之间的沟通,因为每一个意象都饱含作者的情感,它们是作者情感的呼应。不同的呼应方式就是作者不同的思维方式的体现,它外显为结构、手法、风格和美学特征等。李白疏朗的意象、三两传神之笔的勾画,似一幅写意画:“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而杜甫的意象密集,压缩在一句诗里,显得凝重深沉。以《登高》首联六种景物为例: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哀、清、白、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渺小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水中沙洲,清冷得很。沙石泛出白光,照见内心一片凄凉。回鸟,可能是一只失群的鸟,到处盘旋,找不到家。这些景物的特征又由“风大”这一特点引起,因为风大,所以用“急”字形容;登高远视觉其迢迢无极,所以用“高”字形容所见之天;因为风大,所以鸟飞不高,只能低回,来回盘旋;因为风大,吹落树叶,才有下联“无边落木萧萧下”。如果说首联是工笔描绘,尺寸之间累积六种各具特色的景物,从声色形态四个方面绘声绘色地描摹夔州三峡秋景图,那么颔联则是大笔一挥只对两种景物进行写意——自上而下的落木和自西而东的长江,它们满满当当挤占整个画面,而又留下很多空间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它的无边与不尽。杜甫诗歌脉络分明,极其讲究章法。相比李白的飘逸豪放,杜甫是那么的沉郁顿挫,这从意象的角度解读即可得知。意象之间的切换和组合的外在的形式是通过意象叠加来完成的,那么它内在的逻辑关联是什么?可以说是情感。每一个意象群中的意象都有共同的特征,共同服务于作者的情感。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会找到“诗眼”,展开对诗歌情感的体悟。《登高》一诗的诗眼是“悲”。我们从颈联可找到八种可悲之处:他乡作客,一可悲也;常作客,二可悲也;万里作客,三可悲也;又当萧瑟之秋,四可悲也;年已垂暮一事无成,五可悲也;亲朋亡散,六可悲也;孤零独处自登台,七可悲也;身患疾病,不能饮酒亦不想饮酒,八可悲也。而尾联杜甫将白发日多、因病断炊的原因归结到时事艰难、社会动乱。“艰难苦恨”的不只是诗人一个,他能推己及人,从个人上升到人民。这正是杜甫的进步与伟大之处。所以在八悲之上再加一悲,那就是家国之悲。但如果仅仅从抒情话语中剥离出诗眼,就可能丢失情感体悟的过程。悲的情怀实际上是通过一种由风急、天高、猿哀、渚清、沙白、回鸟、落木、长江构成的天地同悲雄浑高远的宏大意境来表达的。这些意象群中有映衬,也有反差。长空大川、高山巨泽和诗人的渺小哀伤形成鲜明对比,鸟的意象可以理解为诗人的自况,在巨大反差中映衬诗人隐微的情感,这样就有了顿挫,也自然形成诗的风格。而这些阔大的意象又和诗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胸怀达成一致。我们从意象群的解读中至少可以得出两点:意象的反差能产生特定的表达效果,意象的特征能窥见作者特定的情感特征。同时,这里是发散思维的训练,我们从两位诗人的特征分析他们各自在意象表达中的差异。学生的思维容易呈现发散不开去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意象解读来锻炼。另一方面,意象解读还可以锻炼想象能力。杜诗的意象密集,以至于没有关联词语的位置,我们可以试着去感受动词的有无,连缀孤立的画面。添加词语,串联意象群的做法都可以实施。
只有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完成不同梯度的跨越,才能为选修部分诗词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中学生接触诗词的时候,从简单的,也是基础的地方比如意象入手,让他们形成兴趣和良好的鉴赏习惯。有些同学往往会眼高手低,所以适当的时候要让他们把心中的感悟形成文字。当然,作为老师首先要给他们提供一些好的范本。梁宇广的《永远的唐诗宋词》说:“走进唐诗宋词,就走进了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我们的大师从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古朴雄浑的陈子昂,清朗雄健的王之涣,闲静淡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清扬畅丽的白居易,奇诡璀璨的李贺,精巧艳丽的温庭筠,凄婉优柔的李煜,闲雅清婉的晏殊,豪放旷达的苏轼,雄放流畅的陆游……”这就是很好的例子,一些有关诗词的美文可以让学生阅读。比如张全民的《美丽的失约:赵师秀之约客》,张晓风的《不朽的失眠:张继之枫桥夜泊》,曾冬的《唐诗素描》,还有《唐之韵》的文字稿。适当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做一些作文训练。如扩写,注意联想和想象,要注意虚实相间,可模仿《唐诗素描》,不要简单地翻译,可添加词语和串联意象,但要注意保留诗意。评论诗词,切口小,适当运用鉴赏术语。可以就单篇诗词,也可以就某些古诗词的意象或情绪(比如写愁、秋、水、月亮、落叶),或某些共同的艺术手法,比如对比、比喻、比拟、留白等,写片段或写成文都可以。学生可以就某一位诗人的生平写一些感想,往往很容易出彩。比如我班的张晓芸同学写的《屈原》、仲之琛同学写的《岁月枯荣歌者伤》就很好,以前还有学生写过《假如我是她——李清照》也非常好。当然,并不是每一首诗词都要从意象角度解读,如果诗词意象单一,内部不存在复杂的意蕴关联,或者偏重于记叙或抒情,就该从别的角度切入了。
总之,教学古典诗词应该在一个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升鉴赏能力,濡染他们的古典文化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