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书被多个省市的语文教材选用,成为了语文老师的精品教案和创新作文的经典范文。
●他对唐诗的另类解读,激发了许多学生学习唐诗的兴趣。
本报记者 李佳玲 实习生 沈霞
“从没想过唐诗还可以这样读。”这名中学生在新华书店,手捧《唐诗素描》饶有趣味地讨论着。
阅读唐诗,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心境。有的人喜欢摘抄在笔记本上,有的人爱好写读后感,而刚过而立之年的青年作家曾冬却选择了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自己对唐诗的一往情深。他以原诗为载体,把凝练的诗词扩展成浓酽散文,仿佛一张张精美的画卷,再现了唐诗的意境、韵味和形象。
2010年5月,曾冬的散文集《唐诗素描》出版,旋即风靡全国,30多篇文章被多个省市的《语文》教材选用。一位叫陶子的网友表示:“我讲课的时候到处在寻购《唐诗素描》的CD,曾先生真是想到我们心里去了。若上课时能让学生听听看看读读,那语文课是多么美丽啊!”新化一位年轻的乡村女教师给曾冬写信说:“感谢你多情而灵动的笔,给我的课堂也增添了许多灵感和快乐。
与曾冬交谈,他始终保持一个姿势,安静地述说,偶尔回应一个淡淡的笑。他是一个有浪漫情怀的人,否则不会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拒绝喧嚣尘世,把自己交给诗歌。
曾冬喜欢用“阳光”“静谧”“远方”“温暖”等轻快的词语。这些一惯常用的意象,经过感情的联络,在字里行间发散开来,就像夜来香浓烈。
最初写诗,曾冬笑言,一半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一半是为了抒发青春的悸动。为诗歌劳累的日子,有快乐也有感慨。1987年他的处女作在《湖南农村报》发表。开心的他拿到稿费,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消息告诉父母。最后,为数不多的稿费竟全都报销在车费中。
创作《唐诗素描》,曾冬说只是一个偶然。1997年的一天,他在书店买到一个非常精致的笔记本。满心欢喜的他一心想在这个漂亮的本子上记录一些优美的文字。书桌上,一本翻开的《唐诗三百首》恰好给了他灵感:在学校读书时,老师讲解唐诗宋词,只是对原诗的诗义作简单的翻译,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古人的意境。于是,曾冬按照自己对唐诗的理解在笔记本上写下了《枫桥夜泊》等5篇散文。由于是一时兴起,写完之后,曾冬便把笔记本搁置一旁。半年之后再次翻出,自己也被当时的文字和创意深深打动,才萌发了继续创作的念头。就这样陆陆续续写了10几年,120篇。
读《唐诗素描》如同在唐诗里旅行,仿佛一步一步走近唐朝的诗人们,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灵魂。纵然时空相隔,山遥水阔,却仍与千载而下的我们共享喜怒哀乐。在众多诗人中,曾冬认为,自己最有共鸣的是王维。他说:“时光如水,春芳消歇;滚滚红尘,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真的好想做一个隐者,从此万念皆寂,醉卧山间,不究世事。惟把这份淡泊,这份淳美、这份幽静而飘渺的景致,留在生命的最深处。”
《凤凰周刊》执行主编师永刚称“曾冬所撰述的新唐诗重新打通了一代人与唐代诗风的通道”。继续写作热情,曾冬目前正着手《宋词素描》的创作,已完成了50余篇。
节选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新夷坞》
冬天似乎是在一夜之间逃逸的。这个早晨,大地被一阵久违的鸟鸣唤醒。
有一些草,勇敢地钻出了泥土的棉被,刚想舒展一下身子,就被一阵匆匆而来的春风撞了个满怀。
树杪上,辛夷的花蕾,在每一株枝条的末梢露出了含羞的表情。阳光等不及打声招呼,手忙脚乱地握住季节的彩笔,为她们打上了让万物惊艳的点点口红。
远远望去,那含苞欲说的萼嘴,仿佛江南水乡才露尖尖角的荷花,又如一群盖着红纱巾的少女。她们会把积蓄了一冬的心事,说与轻风和流水吗?
那天,我听到了春天心跳的声音。
溪涧也在山的拐角处活跃起来,叮咚的音乐,敲碎了一山的清寂。白云躺在山腰上,痴痴地听着,听着,竟悠然地睡了;一尾鱼伴着旋律跳起了舞,今年,也许它会再次随溪水,漂泊远方。
野径无人,空山无语。比天空更纯洁的花朵,点燃了山野的安谧。在远离长安的辛夷坞,没有人看到,一些花悄悄地开了,又悄悄地落了。时光的手掌,没能接住这些落寞的词语。
一只多情的鸟赶来,衔起一朵落花,它能读懂,这首春天的情诗么?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
——崔国辅《采莲曲》
一滴露水宿在荷叶的掌中,被早起的阳光唤醒。在江南一丘随处可见的水塘边,莲花从绿如碧玉的田田叶片中伸出头,揭开了红红的盖头,争先恐后地展示着自己的纤纤娇姿。一只蜻蜓飞过,水一样的翅膀比空气更透明。
有彩裙和笑语隐入莲中,不见了。哪一片幸福的叶子,收藏了她花季的背影?采菱的小船,穿过池塘,摇碎了粼粼金光。从这边钻到那头,又从那边寻到这头。隔荷相望的爱情,扰动了一池清水。心慌意乱的水拥挤着漫向四方,又被软软的堤岸挡了回来。
终于,两只小船被水推到了一起。手撑竹篙的小伙,眼神躲躲闪闪,四顾流连;轻摇瘦橹的姑娘,眉含羞色,欲语还休。她就是那朵梦中的莲吗?再多的春天,只装一个在心里就可以温暖一生;再多的莲,也只采自己遇到的那一朵,有缘的那一朵,喜欢的那一朵!
两只舟影,一左一右,脉脉含情,又双双相拥着没入了荷塘深处。从某片荷叶的绿伞下,一首采莲的民谣浅浅飘出,被多情的风拾走了。
(2010年12月08日《科教新报》)